油松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榜中国最美村镇平凉这些村镇有何硬实 [复制链接]

1#
刘*连治疗尖锐湿疣 http://m.39.net/pf/a_9392460.html

上榜“中国最美村镇”

平凉这些村镇有何硬实力?


  *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平凉广大农村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立足本土优势资源,牢牢抓住新的发展契机,积极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有效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12月18日,年“中国最美村镇”评选结果在上海市揭晓,我市一镇三村榜上有名。崆峒区崆峒镇获“最美康养小镇奖”,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获“治理有效成就奖”,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获“乡风文明成就奖”,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获“产业兴旺成就奖”。这些村镇为什么能够获得“国字号”大奖?它们如何把美丽乡村的软实力转化为“美丽经济”的硬实力?梳理它们的发展脉络,或可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崆峒镇:把环境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
  崆峒镇最好的资源就是青山绿水,这样的先天条件,其他地方难以比拟。
  崆峒镇地处崆峒区西南部郊区,泾河上游之滨,因享誉海内外的道教名山、*帝问道圣地、国家5A级风景区——崆峒山耸立境内而得名。镇域内生态环境良好,景观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镇域内崆峒山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米,山幽林静,沁人心脾。镇内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生活垃圾、废水废气等均得到有效处理,镇内无大型工业污染源。农田、林地及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最美康养小镇”的名号可谓实至名归。 在造林绿化中,镇*府最大限度保留了原生态系统,未移植古树和大树。小镇绿化树种丰富,配置合理,树木以油松、云杉、侧柏、落叶松等为主,数量占绿化树种的80%以上。“康养小镇”建设,为近年难以根治的雾霾天送去越来越多的负氧离子,让大城市的人们呼吸到最新鲜的空气。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环境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这是崆峒镇人的共识。 绿水青山,让投资客瞄准了这里的农家乐市场。杜鹃山庄、锦绣园、天下粮仓……在崆峒镇的半坡农家乐项目地,无论是纯粹乡土风情,田园秀丽景观,还是精美别致庭院,温馨舒适环境,深厚文化内涵的各式农家乐及民宿遍地开花。
  崆峒镇深度挖掘本土旅游资源潜力、深厚文化底蕴,合理配置旅游要素,研究开发生态旅游精品,形成主题特色鲜明的旅游产业链。
  绿色做底色。在实现旅游城镇化方面以旅游区、镇中心、旅游村落为基础,城镇建设与森林旅游开发同步,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休闲度假产品体系和优美的度假环境,吸引休闲养生市场;将旅游开发与镇村建设紧密结合,做大、做强产业主体;承接崆峒山景区旅游,提供服务支持,打造具有特色的接待基地。
  文化添成色。在特色化方面,以天下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以及崆峒古镇为载体,以“道源圣地、养生平凉”为助力,以“华夏文明创新区”为依托,深度挖掘崆峒镇始祖文化、道源文化、养生文化、商贸文化,重点打造道源文化和养生文化,从而促进崆峒镇旅游腾飞。
  产业绘彩色。在产业化方面,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休闲旅游为特色,以*府为主导,着力拓展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创意文化、教育培训、公务休闲、度假地产、产品加工等旅游+农业+X+Y产业链,实现旅游带动农业,农业反哺旅游。
  把小镇的各种资源都整合、利用起来,包装成具有康养特色的旅游吸引物,打造出主客共享的特色小镇,正是崆峒镇全域旅游思维的体现。
  “崆峒镇有旅游资源、有历史文化、有美丽传说、有动人故事,我们希望通过努力,把崆峒镇打造成国家休闲养生度假目的地,开创出一种旅游新方式,让崆峒镇实现新发展。”该镇*委负责人说。

白家村:从内到外重塑美丽村庄新面貌
  

还是那块地,如今却不再贫瘠,变身农旅融合的景区;还是那些村民,却有了新的身份,在家门口当起“上班族”……在“变”与“不变”当中,泾川县泾明乡白家村重构产业发展新格局,重塑美丽村庄新面貌,种下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旅游产业转型嬗变。白家村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山水资源,建成“*群服务中心、牛角沟遗址展馆、白家民俗农耕馆、文旅康养区、小康住宅区、特色小吃区、生态养生园、产业发展园、亲水游乐园、农趣体验园、休闲垂钓园、生态采摘园”的“一中心两场馆三区六园”的乡村旅游景点体系。牛角沟古人类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探秘远古文化、回归山水田园、体验民俗风情、记住浓浓乡愁”为一体的发展格局已然成形。该村成立牛角沟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村共有96户农户参与产业入股,年底获得保底分红和务工收入,全村人均增收元。有18户农户从事农家小吃经营、手工艺品制作、土特产品销售及乡村旅游服务,村民在家门口端上了旅游的“金饭碗”。该村全年累计接待县内外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多万元。
  乡风文明涅槃蝶变。白家村把移风易俗、遵规守法等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探索成立了由老*员、村组干部、老教师、群众代表等组成的村级“红白理事会”,参与群众婚丧嫁娶监督、调解和服务,有效遏制了“高价彩礼”。同时,开办巾帼文明积分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文明农户”“美丽庭院”“最美家庭”“白家好人”等评选活动,通过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教育人,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引导人,积极向上的发展环境鼓舞人,提振了村庄的精气神。
  村民自治聚力求变。深入推进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把环境改善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同步推进,组织发动群众整理家庭院落,栽植篱笆围栏,种植花卉蔬菜,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如今,白家村的村容村貌已经“大变样”:松柏、雪松、金叶复叶槭等苗木肆意生长,让村庄愈显清新和妩媚;碧波池边上围起篱笆围栏,点缀得当、古朴美观;整齐摆放的玉米存储圆囤,成为一道道“*金风景线”……村庄外在的变化便是*员带头、乡贤引领、村民共同参与治理的生动例子。
  白家村,正在告别昔日的封闭落后,在绿水青山间,在文明乡风中,走向乡村振兴的美好新未来。

赵湾村:涵养文明乡风为村民提供道德滋养

坐落于五龙山脚下、芮河古峡口南岸的崇信县锦屏镇赵湾村静谧安然。这里家家户户门前挂着“槐树人家家训”牌,有的写着“处事要公心,办事凭良心,待人讲爱心,对己要宽心”,有的写着“心齐和家,平等乐家”,有的写着“尊师重道,谦恭礼让。”走进村庄,处处能感受到文明乡风涵养的乡村之美。
  礼行文化,古已有之。村庄深处,树林中里掩映着一个檐角高挑凉亭,亭内有泉,名为“沐礼泉”。
  沐礼泉,是崇信历史上著名知县武全文所赐的名字,源于村庄浓厚的知礼尚德之风。赵湾也被周围的乡民唤为“礼行窝窝”。何谓“礼行”?它包含了礼仪、礼节,更包含了以儒家学说“礼”为基础,以家训、家规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崇信民间有对某人、某家、某村“礼行重得很”的口语化评价。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着乡村文明新风尚,成为赵湾村解锁基层社会治理的“密码”。
  榜样“树”起来,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赵湾村有5棵千年槐树,怀藏着美丽的传说,拥有着历史的深度,展示着生命的强韧。在赵湾村村民的心中,古槐凝结着村庄千年的历史,神圣而神秘。赵湾村村民把保护古树、美化家园写进宗法祠规,严格执行。村民朱可*为古槐根系垫土、围挡砖墙,让门前一棵树冠早已枯死的古槐,又长出了新的枝叶,焕发出盎然生机。像朱可*一样的村民还有许多,他们接续守护古树,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将爱树护树、尊崇自然的乡风民风世代传承。村里将这些爱树护村的村民列为“文明典型”,组织群众向他们学习看齐。
  把文化“种”下去,送到农民的心坎里。在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中,赵湾村立足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为民、文化育民,不断创新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互对互唱、寓教于乐,通过文化纽带把村里的群众团结和凝聚起来,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文化支持。每逢节日,赵湾村都会邀约平凉的文艺爱好者在村里汇聚,共唱特色戏曲、共享文化盛宴,今年以来,吸引观众超人次。
  传承“礼行”文化,营造尊老爱老氛围。每逢节假日,赵湾村都会组织开展慰问活动,为老年人发放生活用品。特别在重阳节这天,会组织村民为老人集体祝寿,表演村歌、舞蹈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带给老人喜悦和幸福。现在,尊老爱老氛围在村庄愈发浓厚,村里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村风民风越来越正,家风家教越来越好,以家庭为主阵地,弘扬孝道文化,争做家风建设表率,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村里还深入挖掘村落文化遗存和特色民俗传统,加强对村中历代明贤积淀下来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的挖掘整理,赓续农村发展的“根”与“*”。

木家坡村:根植传统文化培育文旅产业

十年时间,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今年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农文旅产业综合收入达到余万元。其背后的秘诀是什么?
  统一思想,一张规划绘到底。木家坡村“两委”班子成员一次次进行“头脑风暴”,立足本村实际,提出了“一心(苹果综合服务展示中心)、四区(户外旅游度假区、木家坡花园社区、苹果产业示范区、生态养殖区)、五园(柏树暖泉康养园、苹果产业园、健康蔬菜园、农耕体验园、亲子娱乐园)”的发展布局,确定了农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
  真抓实干,一颗恒心干到底。木家坡村是公刘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也是非遗文化百年弦子腔的传承地。村“两委”班子成员根植深厚文化传统,真抓实干发展文旅康养产业,以“忆乡愁、品乡愁、住乡愁”为主题,整合村域各种资源,建办了民俗体验区、农家乐、垂钓园、民宿和苹果产销综合中心等,着力打造集观光旅游、劳动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村庄。同时注册申报“木马暖泉”品牌,研发木马暖泉酒、T恤、腕带等系列文创产品,吃、住、行、游、购、娱一体推进。
  营销造势,一体传播宣到底。先后策划举办了全市首个乡村半程马拉松、苹果文化全国诗词楹联大赛、垂钓比赛、灯光秀等活动10余场(次),吸引游客、集聚人气。主动对接省市级媒体,反复宣传,营造热度。加强与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对接,设分众化营销,吸引更多群众走进木家坡村体验乡村风情。

来源:平凉日报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