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土准格尔旗这棵1000多岁的树,有 [复制链接]

1#
女人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6291555.html

在漫长的历史上,鄂尔多斯这片土地发生过沧海桑田的巨变,翻天覆地的变迁中,有一棵古松巍然独存,铁骨青枝,矗立千年。这就是中国第一松——准格尔旗油松王。

油松王。

翻越重重山梁,在准格尔旗纳日松镇海拔多米的高山上,大松树雄伟挺拔,冠盖如云。置身树下,但见银灰色的树干顶天立地,树枝盘曲如龙,树冠遮天蔽日。长风习习,松涛声声,似千*疾进,如海涛卷动。

油松王。

油松王。

数百年来,当地人礼敬油松王为“神树”,民歌中有这样的唱词:“准格尔旗有棵大松树,传说有神仙在树上住”。油松王有多“神”?当地流传着众多版本的传说。旧时准格尔旗王爷府发生过几次激烈的权力斗争,每有王爷遇害,大松树便会断落一枝。又如,当地一村民揭下一块树皮,回家后不久便遭厄运;还有村民偷了大松树的供奉,一病不起,后到松树前烧香祷告,方得康复……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巧合和传说虽然有迷信色彩,然而却使得人们更加敬畏油松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油松王。“文革”期间,有人以破“四旧”为由要砍大松树,当时松树墕村支部书记王生挺身而出,说:“松树是松树,和‘四旧’无关,你们要砍树就先砍我!”王生不畏强暴带领群众保护大松树,至今仍传为佳话。后来,有人偷偷地去破坏大松树,据说当时一斧子砍下去,大松树流出红色的树脂,砍树人心慌神乱,第二斧就砍到了自己的腿上,立时血流如注,此后再没有人敢打动松树了。如今,油松王的一个侧枝上还留有斧头砍过的痕迹,深深的伤痕记录着那个年月的忧伤故事。

油松王在“文革”期间被砍伤的痕迹。

距油松王不远,有三座呈犄角之势的北宋时期古城,分别为丰州城、保宁寨、永安寨,沿线还有三十多座宋代烽火台,当地群众误称为“敖包”。这些古城和烽火台与油松王是同时代的产物,站在永安寨古城遗址上,油松王和沿线烽火台清晰可见。青松翠绿,古城荒芜,让人感慨世事变迁莫测,更惊叹油松王的生命活力。据史料记载,当时这里正是北宋与西夏、辽三国交界,战乱连连。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油松王是怎么存活下来的?也许,各国将士都认为这是一棵必须护卫的“神树”。

北宋丰州城遗址。

北宋时期烽火台。

鄂尔多斯部于明天顺年间(公元年—年)入驻河套(即现在的鄂尔多斯地区)后,在油松王旁边建起了庙宇。明成化年间(公元年—年),西藏一活佛云游得见油松王,观此树华盖夺奇、高耸入云,便将一尊金佛置于树洞中,从此日夜守护不离。此后,有二十余代喇嘛在此参禅诵经,守护松王。油松王在生长过程中一直受到藏传佛教的真诚景仰与长期保护,年深日久的诵经礼赞与香火熏陶,赋予油松王浓厚的神秘文化色彩,油松王逐渐升华为人们衷心敬仰的“神树”。“神”虚无缥缈,敬神祈祷自然荒诞不经,主观上的唯心理念需要摒弃和消除,但人们通过敬仰神树获得了良好心态和精神力量。油松王对社会民众产生的人文影响持久卓著,这确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石窟寺。

阿贵庙。

年,中国林业科学院的专家对油松王进行了考察,测定树高26米,胸径1.34米,材积13.5立方米,经钻孔测知此树大约于北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年)天然落种生成,迄今至少岁,为中国油松之冠,命名“中国油松王”。年6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专家经检测验证年中国林业科学院所测数据准确,并测定油松王增高为27米、胸径增为1.5米、材积达14.5立方米。这些科学检测结果表明:历经千年岁月,油松王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枝繁叶茂,松果累累。

一直以来,当地*府和群众积极保护油松王。年,油松王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府列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准格尔旗人民*府经多方统筹,在保护油松王的基础上,开发旅游资源,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作为鄂尔多斯市固定佛教处所,油松王景区内还重新修建了松林寺,含三皇殿、药王殿等七大殿,常年香火不断,喇嘛日日诵经。每年农历正月廿五、五月十三、七月十五,这里都会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村民中多户人家在景区有门店,围绕大松树做起了买卖。

油松王旅游景区。左侧为一棵古柏,已与油松王相伴数百年。

松王殿。

钟楼。

油松王位于纳日松镇,“纳日松”为蒙古语,意为松树,包括油松王所在的松树墕村,都是因树得名。在松王寺的墙壁上,我们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布施榜,上面记载的是某人捐献松树苗多少株,某企业捐款多少用于购买树苗,某人植树多少株,大家通过捐资种树来表达对油松王的敬仰,油松王也用千年的坚守,不断呼唤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吸纳千年日月风华,饱阅古今风雨沧桑,油松王作为一棵“神树”,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客云集观光,感召着周围群众坚持不懈进行生态建设。油松王或许更是一棵“精神之树”,它不畏土地贫瘠,不惧风吹雨打,深沉坚定,铁骨如铸,彰显着鄂尔多斯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