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林坚雄安新区绿色发展的三大关键词 [复制链接]

1#

中宏网北京2月6日电2月5日下午,聚焦“共襄盛世雄安协创未来之城”主题,中宏论坛第十一场在线研讨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林坚应邀出席论坛并主题发言。

林坚从雄安新区发展的三大关键词切入,就绿色发展的雄安基底、创新驱动的产业内核,以文化教育为支撑的战略引擎等深入研讨,就创办“中国生态文明大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可操作的建言。

林坚发言指出,雄安新区建设,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需要总体设计、各方面配合,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智能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延续历史文脉,以文化教育为坚实支撑、建设社会文明示范区。

一、以绿色发展为基底

生态优先,绿色先行,打好“蓝绿底色”。雄安新区新在哪里?总体而言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型城区”。最突出的一点是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建设绿色低碳新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新区。要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必须以绿色发展为基底。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先植绿、后建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新理念。年11月13日,雄安新区在“千年秀林”9号地块栽下第一棵树。截至年底,雄安新区总造林面积已达41万亩,树木达多种,如油松、栾树、银杏、国槐等。现在树越来越多,天蓝了,鸟多了,空气清新呼吸顺畅了,野兔、山鸡在“千年秀林”里也很常见。

根据规划,雄安新区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其中,“千年秀林”是“绿色”的代表,而“蓝色”指的是“华北明珠”白洋淀。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关系到区域生态安全和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影响着京津冀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过程。年雄安新区谋划实施了9大类、40个白洋淀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实施9次府河上游保定雨污水下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截至年底,白洋淀平方公里内和入淀河流两侧外延米范围内的稻田、藕田全面退出;关停淀区、淀边、以及境内上游河流1公里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户)家。依托区域调水工程,白洋淀生态补水共约5.56亿立方米,白洋淀湖心区水质达到Ⅳ类。

雄安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也都将是绿色低碳的。从绿色社区到绿色建筑,再到公共设施配套,都指向创造美好生活这一目的。雄安新区的发展,要靠宜居的生态环境来体现价值、增加吸引力。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雄安新区要在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发力,打造独特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以绿色生态为基底,促进高质量发展,应抓住几个关键举措:

第一,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坚持生态文化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取向。要培养生态道德,繁荣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发展绿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挖掘绿色文化资源,将绿色、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加快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努力营造上下同心、左右同步、共建绿色生态雄安的良好氛围。

第二,发展生态经济体系。

构建绿色发展生态链。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需要区域产业的全方位的绿色融合发展。通过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统一和共同繁荣。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全面评估雄安新区境内生态资产价值。

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系统、协同配套的绿色产业链,切实提高物料、能量、信息的系统循环和高效利用,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利用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科技革命的成果,推动企业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建立合理完善的产业结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旅游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大力支持环境治理技术、生态产品开发技术、新节能环保材料技术等绿色技术的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优越环境,有效提高全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第三,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全面推进环境绿色治理。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湖泊、湿地面积,维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府购买服务、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新模式,积极培育生态保护和治理市场体系。

统筹生态布局,构建绿色空间。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构筑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分区管理、分级控制”的空间管控体系。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实施最严格的管控制度。

第四,健全绿色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强化制度约束作用。

建立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生态设施建设,严守环境质量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健全机制体制,完善实施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强化组织实施,加强执法监督,完善监督评估制度,确保完成规划目标任务。

第五,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构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构建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美化城乡环境,提升生态安全水平。

稳固生态安全格局。明确雄安新区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划定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控制线,城镇、生态、农业三类空间功能明晰稳定,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农村发展格局,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城乡建设空间体系更加平衡适宜,生活空间和生态用地明显增加,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优化提升。

二、创新驱动,智能城市

作为未来之城的“试验田”,雄安在创新驱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中进行了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推进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奋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的标杆城市和创新发展的示范城市。

吸引人才,争当“改革先锋”。在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作为发展第一要素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行*审批局改革模式,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积极推动国家部委审批权限向新区下放。河北省*务办电子签章在雄安新区应用落地,项许可事项在雄安新区*务服务中心实现“无差别受理”。

探索符合新区建设发展需要的土地供应*策。新区综合考虑建设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土地出让、租赁、租让结合、混合空间出让、作价出资入股等多元化土地利用和供应模式,为雄安新区重点项目土地供应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策供给。

数字与实体城市“孪生共长”,让新区更智能。城市计算中心、块数据平台、自主可控区块链平台、数字道路分级标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一批城市级智能平台的搭建、一批标准的印发、一批新基建项目的落地,雄安新区智能城市“破茧而出”。

雄安新区已经搭建起以“一中心四平台”(城市计算中心、物联网平台、视频一张网平台、CIM平台和块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城市基础框架,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实现创新突破。雄安是基于CIM的全城智慧化,在此平台上可以把城市各专业数据进行集成,从而达到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城市治理一盘棋的新格局。

在雄安数字“孪生城市”上,还能看到“地下”城市版本,各类综合管廊、智能控制装置部署其中。在数字城市标准方面,已经制定出台了15项标准,同时城市计算、数据平台、区块链等一些关键技术正在加快落地,整个雄安新区数字城市正呈现从0到1的突破。

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正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朝着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共享发展实验区的目标扎实推进。

三、以文化教育为支撑

雄安新区的发展,必须以文化教育为支撑,作为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示范区。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是一项需要多措并举、统筹推进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推动这项工程,要抓住关键几点:

第一,坚持*的全面领导。*的领导是抓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障。必须建立健全*的领导工作机制,坚持正确方向,做出战略部署。

第二,坚持总体设计。总体设计方法包括系统方法、控制方法、信息方法、整体论方法、复杂性方法等,主要体现为总体设计(包括顶层设计、中层支撑、基层探索)、动态试验(摸着石头过河)、反馈调节等。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方面,要着眼于全局、总体,进行总体设计、统筹谋划。方法正确,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三,坚持协同创新。强调相互配套、协同整合、综合创新,而不能单兵独进,注意文明体系的关联性、系统性、耦合性,必须系统谋划、协同推进、综合施策、全面提升。注重协同配合推进,实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第四,坚持实践探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有着丰富的实践,需要总结、提升实践探索方法。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系统实践、开放实践、公众参与,总结有效的工作方法、操作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贯穿国家、社会与公众这三个层面。从提高公民文化素质、文明素养,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明素养,建设文明城市、文明乡村、文明单位等方面综合发力,切实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国家提供基础保障。

统筹考虑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体系建设,成为优质教育示范区。建议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大学。在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基础上,扩充力量,增强软硬件,升格为中国生态文明大学,把主校区设在雄安新区。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但全世界还没有一所“生态环境大学”。生态与*治、经济、文化、社会构成“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在此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大学有数千所,但越来越趋同,很多学校没有自己的特色。建议创办“中国生态文明大学”,领世界风气之先,聚全球精英之才,筑生态教研之基,为中国和世界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理念和技术。

(一)为什么要创办“中国生态文明大学”

生态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创办“中国生态文明大学”,需要提上紧迫议事日程。

建设生态环境保护铁*,需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和培训。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攻坚窗口期,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生态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亟需科技、理论和人才支撑。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需要有研究和教学阵地。

目前的“生态学”仅定位于自然科学技术和工程,“环境学院”主要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经济学等专业,亟待构建具有人文底蕴、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相融合的学科体系,包含生态环境、生态科学、生态工程、生态经济、生态*治、生态文化、生态艺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环境督察、环境法制等的完整学科体系。目前的“生态学”和环境保护专业毕业生在数量和素养上无法满足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生态相关产业、生态工程、区域生态开发、高校和科研单位生态教研、资源环境农林等行*部门管理、各级技术推广单位技术管理和推广工作等,亟需由生态环境大学培养的专门人才。

为满足科学、有效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需要创办“全科”性质的“中国生态文明大学”。

(二)创办“中国生态文明大学”的可行性

创办“中国生态文明大学”,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

一是现有综合性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水利大学等生态学、环境学相关专业奠定了基础。

很多大学如综合性大学、农业大学、林业大学、水利大学等设立了生态学、环境学相关专业,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58所,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保护等专业在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生态环境部和河北省共建的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所以环境教育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高校。其前身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普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院校。设有环境科学系、环境工程系、生态学系等14个教学单位;设有环境教育研究所、环境监察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环境法咨询与服务中心等9个研究所。为创办中国生态环境大学积累了经验。

二是众多相关学科介入和参与,形成多元的学科结构;学生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国家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进一步展示了生态类、环境类专业发展的美好前景。生态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可担任生态环境、农业、林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行*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科研单位及生产部门的科技研发工作,各级技术推广单位的技术管理和推广工作,各层次的生态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区域农业开发的规划、设计、实施及管理工作,环境保护,环境监管等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经济、生态*治、生态文化、生态艺术、生态教育、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环境督察、环境法制等,设立相关专业,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

三是我们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众多高校、研究机构和社团等集聚了相关专业人才,储备了师资力量。

据了解,现有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主要有:中央*校(国家行*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生态文明智库)、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等等;很多高校设立了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学院等,或开设相关专业。

要充分利用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专业协会和学会、社会组织、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发挥整体优势,为我国和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出谋划策,抢占先机,引领潮流。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定位明确和准确,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三)“中国生态文明大学”专业设置初步构想

遵循“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创办高起点、高水平、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文明大学”。

专业设置:

生态学类专业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科学、生态工程、生态经济、生态金融、生态*治、生态文化、生态艺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旅游、生态教育,等等。

环境保护类专业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保护支撑类”、“环境人文艺术教育类”等。可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环境艺术、环境管理、环境监察、环境保护、环境督察、环境法制等专业。

资源利用类专业包括:自然资源学、资源经济学、国家公园管理,等等。

生态文明类专业为生态环境资源领域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复合型交叉学科专业。可先试行生态文明管理专业硕士(MasterofEco-civilizationAdministration,缩写MEA),培养能够胜任生态环境治理、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相关领域部门高层管理工作需要的务实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研究和教学,设立相关专业。在学科建设、教学规划、专业设置等方面,需要统筹考虑,做好总体规划,全面衡量,循序渐进,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只要定位明确,整合资源,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优秀师资,延聘全球生态科研精英,可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中国生态文明大学”并以其独特优势迅速发展为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全球性科研平台,建设一流大学。

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中国生态文明大学,将助力雄安腾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必须定位准确、完整,考虑长远,深谋远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